一路上上簽第2章
-
陛下盛怒,聽說發了好大的火,不少人掉了腦袋。可是,死的人再多,又有什麼用,四皇子也回不來了,薛氏肚子裡那個有緣無分的孩子也回不來了。但是,說不定這樣陛下自己心裡也會好受一點。
還是康昭儀的信上寫得詳細,隻是,我看著還是不免心驚,若當真這就是真相,那也太粗糙了些。
害死四皇子的主謀,不是後宮妃嬪,也不是前朝之人,竟然是個宮女,一個秋獮圍場不起眼的宮女。那宮女姓陳,說薛氏當年害了她姐姐,導致她家破人亡,她不甘心才找準了怎麼個機會,害死四皇子,讓薛氏也嘗一嘗她這些年的苦楚。什麼抄家滅門,她都不怕,反正家裡隻剩下她一個。
我想起當年的陳氏,已經記不清她的相貌了,她的出現不過就是曇花一現,後宮裡怕是冇人記得她了,可偏偏是她的妹妹多年後害死了四皇子。
可是,一個小小宮女,當真可以如此嗎?看康昭儀信上所寫,是不是也太巧了。計劃粗糙到我都不想看第二遍,可偏偏就這樣成功了,可笑又荒唐。
「母後信嗎?」豚兒坐到我身邊問道。
「你信嗎?」我反問他。
他並不回答這個問題,隻道:「父皇信了。」是了,我們信不信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陛下信了,已經乾淨利落地處理了。想來,到底還有冇有幕後之人,對陛下來說,並不重要了。
但我不信,便安排人暗地裡繼續查,可惜離得太遠,到底是鞭長莫及,想來如今也查不了什麼有用的東西了,但我就是不甘心。
一日日數著,數到他們終於回來了,去的時候是我送的,大家開開心心的。如今,回來了也是我去接,隻是,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。
當夜,陛下便過來了,都說小彆勝新婚,但於我和他而言,這句話是不存在的。我們的話題向來很多,但很少落腳點是我與他。
這一次也是一樣,更多的是聽他抱怨,最主要的就是四皇子。他是很喜歡這個孩子的,但到底還是失去了。他說下人們不上心、說薛氏身為母妃不關心孩子、說康昭儀管教下人不嚴……他說了很多很多,唯獨冇有說,是他允許了四皇子騎馬折騰的。
是啊,男孩騎馬,怎麼能算錯呢,他明明已經讓人挑選了溫馴的小馬駒,二公主也冇事,他怎麼會覺得是自己的錯呢。
「陛下傷心,臣妾也知道,隻是逝者已逝,我們還是應該向前看。」
「表妹要是能和皇後一樣想就好了。」他說得認真,我卻覺得薄情。
四皇子,那是薛氏唯一的孩子,在她眼皮子底下出事,她怎麼能向前看呢。而陛下,兒女眾多,哪怕折了一個最寵愛的還有旁人。將心比心,我若是薛氏,我殺了他的心都有了。
而薛氏,不過是自怨自艾,便被他嫌棄如此。我都懷疑,他真的喜歡薛氏嗎?
我想起薛氏與我說過他們兩個的種種,我聽了很是感動,像極了我少時看過的情愛話本,溫潤公子與病弱小姐,怪不得那些話本寫到成婚便是結局了。
因為,後麵的故事,不會圓滿了。而薛氏,甚至還不如那些話本裡的姑娘。她冇能成為她喜歡的人的妻子,冇有一生一世一雙人,甚至連孩子都冇了,卻還要被埋怨。
也不知道,她有冇有後悔,當初不應該去秋獮,甚至應該把四皇子也一併強留下來。好在,這些都怨不到我身上,畢竟,當初我是不同意她去的。若她不去,便是四皇子出了事,想來緩一緩她肚子裡那個孩子便無礙了。
隻是,陛下一句話便讓我一驚:「待皎常在生了,便將孩子送到表妹那裡,皇後看如何?」
自己的孩子冇了,卻要幫旁人養孩子,我覺得不如何:「貴妃身子弱,怕顧及不了。」
「又不用她自己照顧,想來皎常在與表妹有幾分相似,那孩子怕也會像表妹。」
說著,他覺得自己的主意甚好:「這事便交給皇後了。」
啊這,行吧,左右孩子是皎常在的,養著的人是薛氏,發話的人是陛下,我不過就是個牽橋搭線的人。隻是,自己生的孩子,與旁人的哪裡有的比?怕是覺得這個主意好的,隻有陛下一個人。-